学会动态
2017年岩土工程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2017年岩土工程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发布人: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   发布时间:2017-12-11   点击次数:973 次

2017121~3日,“2017年岩土工程学术报告会”在蚌埠举办。本次会议由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勘察与岩土专业工作委员会、安徽省建工勘察科技情报站主办,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承办,蚌埠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协办。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李彪、蚌埠市建委总工刘士俊、安徽省水利院党委书记张峰、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宾及省内岩土专业主要技术人员等150余人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安徽省水利院副院长张本静主持。





水利院张峰书记致欢迎词,欢迎来自全省各地的岩土与勘察届同仁聚会蚌埠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岩土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及行业前景。





蚌埠市建委总工刘士俊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对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并介绍了蚌埠市人文环境和工程建设环境领域的相关内容。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宾就2017年专业委员会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未来的打算向大会做了汇报。





李彪理事长首先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赞扬“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多为全省的岩土勘察同仁谋发展”,他还强调,“岩土专业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专业,近年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岩土专业的发明创新都走在其它建设工程专业的前列,我省岩土界也应该争取做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同时强调了岩土工程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要严格要求自己,岩土工程企业要讲诚信,大力推进行业自律,努力把我省岩土工程事业做大做强。






主题报告会及技术成果交流会分别由林宾、张皖湘和杨成斌等主持。中国勘察设计大师郑建国做了《高填方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的专题报告。延安新区一期高填方地基最高超过100米,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面临的重大地质风险和岩土工程关键技术问题。郑大师以建设基本程序来梳理工程所面临的各个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系统介绍了研究的过程和工程成果。经过6年的努力,编制了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提出了挖填黄土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黄土高边坡的坡面综合防护成套技术和坡型设计推荐方案;基于现场试验、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出了沟谷型黄土高填方场地不良土体处置、分层填筑、谷坡接槎处理成套技术和控制标准,以及超大体量土方平衡问题;基于现场大型浸水试验,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规律,解决地下水渗透和调控问题;在试验基础上,充分研究高填方地区的施工沉降和工后沉降,研究黄土高填方施工同步的监测元件埋设和保护技术,实现了对黄土高填方场地的全过程精确监测,提出了适合于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了填方区施工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场地建筑基础及管道工程的受力变形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的挖填场地地基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地指导了工程建设。延安新区一期高填方工程突破性解决很多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全国或世界都形成了示范作用。






天津市勘察设计大师高玉生做的《水利水电工程深埋长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结我国及世界水利水电工程深埋长隧洞发展历程,通过实例总结深埋长隧洞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论述隧洞的涌水突泥、围岩大变形、大塌方、岩爆、超高地温、环境地质问题等复杂的技术难题,对隧洞外水压力折减系数、深埋长隧洞水文地质条件垂直分带、TBM对地质条件的适用性、特殊不良岩体和特殊地质构造带的洞段、隧洞高地温分级以及TBM隧洞围岩地质分类与快速鉴定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他强调在采用工程类比法、常用的测试和加卸荷试验的常规评价方法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数值模拟等计算机技术分析方法,但要重视其边界条件确定和计算参数选取,坚持动态设计工作理念。他还强调,虽然我国在深埋长隧洞工程实践中,解决很多世界难题,但高效的勘探技术方法、深埋地下的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和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等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省水利院副院长水利专家朱青的《引江济淮工程前期论证历程与重大问题研究》的报告,总结了自1958年淮河遭遇特别大旱,安徽正式提出引江济淮工程设想,至2009年,我省已经历了半个世纪多轮大规模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形成了较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后期引江济淮工程立项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以后,在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和国家有关部委鼎力支持下,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开始,安徽人民终于实现了世纪梦想,现正走在圆梦的征程上。 朱院长从我国“三河三湖”的布局,以及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史出发,详细介绍建设“引江济淮工程”重大意义: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类似京杭大运河的国家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是解决淮河中游水资源短缺、支撑淮河流域和中原经济区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水源工程;是推动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淮河水生态环境和抑制地下水超采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措施。并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该项目的进展,以及遇到长江生态累积影响控制、 菜子湖候鸟生境的保护、 过巢湖引水方案的论证、 分水岭高边坡的防护方案(膨胀土及崩解岩不良地质作用)、 枢纽建筑物的优化布置等一系列的重大技术和社会问题,并介绍如何科学和创造性解决这些问题。朱院长的报告令人振奋和引人自豪。





省内优秀科技成果技术交流会上,安徽省勘察设计大师杨成斌介绍了《机械链接预应力砼竹节桩技术与工程应用》,为我们岩土工程桩基础的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省水利院耿宏斌和严慧敏、省城建院王国昌、省交规院赵华宏、安徽工程院陈诚、安徽水文院刘发兵、蚌埠市勘测院刘虎、煤炭合肥院曹三华等省内专家分别分享和交流了他们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和学习心得。

通过学术会议的交流,不仅充分展示了安徽省岩土工程领域专家们的风采,更领略了勘察设计大师们认真专研的态度。此次会议完成了各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