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喜讯!学会推荐的四名青年建筑师荣获“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首届青年建筑师”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喜讯!学会推荐的四名青年建筑师荣获“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首届青年建筑师”奖
发布人: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   发布时间:2020-10-10   点击次数:1539 次

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全国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繁荣、行业技术进步以及建筑设计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交流融合,“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暨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建筑师学会)学术年会”于2022年9月30日在南京召开,活动由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支持,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建筑师学会)主办,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会议以“为人民而设计——推动长三角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同期设立三个主题论坛“长三角地区的建筑创作与协同创新”、“长三角地区青年建筑师的实践与创作”、 “‘双碳’背景下建筑师的思考与探索”。





参加活动的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韩冬青、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会长仲德崑教授、学会理事长左玉琅、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会长曹跃进、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华、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季翔、联盟秘书长丁肖真等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代表、建筑师、相关人员100余位参加。


会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先生致辞:“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促进了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加速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建设水平和整体发展品质,联盟搭建了三省一市之间学习交流平台。其次,“首届“长三角青年建筑师奖”,一市三省的 20 位优秀青年建筑师获此殊荣,进一步加强了长三角地区建筑设计人才的梯队建设,在繁荣建筑创作,弘扬地域文化、技术进步促进与优秀设计人才培育方面起到助推作用,青年才俊是未来行业的中坚力量,希望能够继续增强文化自信,做好示范引领,积极探索经济转型、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等给建筑创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多创符合文化需求、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精品。”



修龙先生致辞


会上,季翔教授主持会议,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王华致词,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中强致欢迎词,曹嘉明理事长代表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宣读了首届20位长三角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获奖者。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致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韩冬青先生、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刘志军教授做了主题演讲。建筑学会联盟的形式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行业发展。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成立于2012年,2018年进入到实质性运作,采取了轮值主席制从上海一安徽一江苏,本次由江苏省建筑师学会会长仲德崑教授移交给2023年轮值主席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会长曹跃进先生。



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轮值主席交接仪式


曹嘉明先生宣读青年建筑师获奖名单



王华先生致辞



卢中强先生致欢迎词



季翔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先生为 “长三角青年建筑师奖”颁奖

“长三角地区青年建筑师的实践与创作”主题论坛举办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院院长邹勋,主题报告“瞻前顾后守正出奇”


以景德镇陶溪川二期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做技术交流。主题词中,“瞻前顾后”,语出常青院士,设计要回望历史关照当下;“守正出奇”,寓意城传承记忆同时设计仍需不断创新。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复杂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做更新设计的基本策略。


自从2014年以来,清华张杰教授深耕细作,将老城(陶阳里)新厂(陶溪川一期)以城市更新的视角赋予了新发展新动能。上海院设计团队在2019年开始,完成了陶溪川二期(为民瓷厂、万能达瓷厂)的规划设计;与DCA事务所合作,完成了大剧院、凯悦酒店的工程设计;原创完成了学生中心、剧院商业、一号厂房、西南与东北角公寓等一系列单体设计。交流中也充分总结了团队尊重历史、尊重肌理的设计态度,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创作丰富的公共空间,同时在红砖为主的材料选择上进行了有趣的材料构造尝试。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主任李竹,主题报告“基础设施中的公共性—排涝泵站的复合化利用”


南京江心洲西岸的排涝泵站,是一种将内河的水通过泵排入长江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极少数被允许在江岸生态保护带中建设的建筑,公共性也是其重要的外部因素。利用江堤的高差,半埋于土中的建筑基座是泵站用房和公共卫生间,建筑的屋顶与江堤路以宽大的草坪相连,可供游人休息、野餐、日光浴。屋顶向泵站内悬挑形成约30米跨度的环廊,市民可以从挑廊上俯瞰到泵站的全貌,平日里神秘的基础设施成为了鲜活的科普教育场所。徐徐升起的螺旋坡道同时还满足骑行的条件,人们可以在其顶端获得一个宽阔的、无遮拦的观江视野,坡道下部空间作为书吧也为公众提供一处临江的休憩场所。排涝泵站这样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成为了鼓励公共活动的开放性场所。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震陵,主题报告“建筑之日常”


建筑师应该从日常生活出发,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切入,分别介绍了近年在江南小城市完成的德清大剧院,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和顺昌博物馆等三个不同类型项目。


从建筑师的角度,说明了建筑虽然有一定艺术性,更是物质与文明的载体,同时建筑之有别于其他艺术,也会受影响于社会环境,具体表现为在地性及时代性。

高品质的建筑空间会具有使用价值,与社会密切相关,并影响着使用者的生活与发展。关联建筑周围的大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因素,而应该理解为一段时间内造就的即时氛围。


建筑师应该着眼于“人,空间,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日常,融入日常,并最终为人民营造更好的日常!



地平线建筑设计总经理吴前宏,主题报告“对话与存在——设计建筑在场景中的姿态”



分享中描述了在设计方法上脱离形式、色彩 ,空间等对建筑形式的建构,而是更强调在不同场景中如何让体验者获得精神意义的感知。并且引用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所述的自然地理的物理存在深刻的人文含义,来诠释建筑的人文含义。


例举了“张远林美术馆”和“西藏哲古县游客接待中心”两个不同场景中分别采用“融合”和“突现”的不同“姿态”而创作的案例,希望建筑师的创作更需关注所处场景中人的感受。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事业一部副总建筑师亢智毅,主题报告“会展综合体创作实践”


功能复合的会展综合体是近年来占据主流的会展建筑类型,其高大的建筑体量、复合的建筑功能、复杂的交通流线、多元的运营需求引发了更精细的设计要求。结合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项目,阐述了会展综合体设计四个关键要素:策划、布局、交通、形体。最后提出,会展综合体需要在结合城市及区域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对规模、空间、流线等进行的功能化逻辑布局,以适宜的技术、材料,形成便捷高效、功能灵活、模数化美学等特征为一体进行整体设计。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伟,主题报告“多元化医疗建筑创新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报告结合本人多年来医疗建筑设计的经验,在强调医疗建筑科学和效率的前提下,提炼出延续逻辑、保持弹性、重视人文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复杂的医疗功能不应成为设计的枷锁,建筑师应在理解设计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文化等进行创新。报告分享了新建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及江北鼓楼医院改扩建两个原创作品:设计从院区发展规划、战略定位、医疗规划、建设规划和面向未来等几方面入手,通过模块标准化,保持弹性扩展,人群行为化分析等措施来解决医院全生命周期的生长需求。报告也从成本和运营角度提出思考,在设计后评估环节提供了一些探索。


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璐璐,主题报告“建筑空间的复杂性”


建筑的本质是空间,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报告简单回顾了20世纪建筑空间的发展过程和路易斯·康执业生涯后半生对建筑空间不断探索的经历和研究成果,提出在当代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爆炸形势下建筑空间复杂性的发展要求。同时结合合肥金融小镇项目交流了空间功能的可持续性、多样性、适宜性和灵活性在设计中的运用。倡导建筑师在现阶段复杂的外界环境,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审视城市建设成果,展望未来建筑的发展。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建工院副总建筑师汪洁,主题报告“践行人本理念,追寻初心始终”


报告以浙师大行知学院、杭州建兰中学、湘湖公学等几个教育建筑实践为切入点,探讨设计对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注。通过城市历史文脉的提取、大树古井水系等一系列自然特征的保留、场地内历保建筑的修复利用、外围自然环境的因借、有限用地内建筑的复合与嵌入等一系列看似无为的“有为”设计,来回应地域、关注传承、延续记忆、延续周边居民的生活状态。希望通过建筑的特有表达来强调地域、文化等与设计的融合,尊重建筑与人和环境的多元关系,努力实现“设计为民、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设计初心。


“长三角青年建筑师” 展示了一市三省青年建筑师们的学术水准、创作业绩及个人风采。他们是一批默默无闻、有创作热情、初心不改的青年建筑师。他们默默地为城市建设付出,使城市具有文化内涵和魅力。


他们继承着前辈的匠心,他们具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创作思想。希望他们继续为“人民而设计”、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