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第十四届长三角土木建筑学会联盟暨江浙沪皖四地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在江苏盐城召开。会议由长三角土木建筑学会联盟、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与工业化建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盐城市土木建筑学会和盐城市勘察设计协会联合承办,本次会议还得到了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和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的全程指导。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烺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滨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济大学顾祥林教授,东南大学、长江学者王育江教授,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卢红标,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崔敉,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周平槐,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褚共伟,以及由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四地结构专委会组织的近180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出席了本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得到了举办地盐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盐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黄华专程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由盐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卫爱军主持。
本次会议以“结构工程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与实践”为主题,共有九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上午的主题报告围绕绿色低碳建造、高性能水泥基新材料、预应力结构服役安全以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等内容开展,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与工业化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吴京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徐世烺院士作《绿色低碳建造助力长三角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通过高韧性绿色低碳混凝土助推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高韧性混凝土制造等;中国工程院刘加平院士团队作《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创新与应用》主题报告,总结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领域的创新科研成果,实现了混凝土的高强、长寿、前沿和可设计等目标,以及在多项重大工程中示范应用;中国科学院曾滨院士作《预应力结构服役安全研究进展》主题报告,针对大量预应力基础设施现状,揭示了长期、疲劳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效应超预期偏差、超标准离散等规律,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提出相应控制方法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济大学顾祥林教授作《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主题报告,应对城市更新中大量工程设施的加固需求,分享了近年来一系列基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新加固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下午的专题报告则聚焦具体工程技术应用开展,由盐城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盐城工学院二级教授荀勇主持。
东南大学孟少平教授作《FRP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应用的思考》报告,从研究必要性、先张法应用问题、后张预应力锚固体系、推广应用建议四个方面系统性地分享了FRP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上海市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贾水钟作《既有大型场馆的城市更新》,分享了既有大型体育场馆增加开盒屋盖改造的设计方法与工程案例;浙江工业大学施韬教授作《基于温升抑制及补偿收缩的锂渣基混凝土抗裂剂的研发与应用实践》报告,分享了以锂渣为重要原料的锂渣基膨胀剂,能显著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后期抗裂性能,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和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蒋庆教授作《模具成型结合面抗剪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报告,从模具成型结合面的安全性、抗震性、结构刚度等多角度进行了对比分享;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李今保作《高层建筑纠偏及基础加固技术研究》,介绍了高层建筑纠偏及基础加固最新技术。
本次会议聚焦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结构加固、城市更新等行业热点,共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助力创新技术从“科研端”向“产业端”的加速转化应用,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建设与建筑业转型升级拓宽了思路,更为推动长三角土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化应用推广示范注入了强劲动能。
“长三角土木建筑学会联盟”是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土木工程学会和建筑学会共同发起,该联盟的成立,是顺应国家战略、响应行业呼声、推动区域土木建筑领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目标:促进学术交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重大工程、培养高端人才、制定团体标准、建设高端智库。长三角土木建筑学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长三角土木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阶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联盟必将为打造更具活力、更可持续、更富魅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为建设“美丽中国”谱写新的华彩篇章。